HTML中关于伪元素和伪类

伪类

CSS 伪类用于向某些选择器添加特殊的效果。

默认a标签的4个伪类:

:link 

:hover 

:visited 

:active 

在支持 CSS 的浏览器中,链接的不同状态都可以不同的方式显示,这些状态包括:活动状态,已被访问状态,未被访问状态,和鼠标悬停状态。

a:link {color: #FF0000}        /* 未访问的链接 */

a:visited {color: #00FF00}    /* 已访问的链接 */

a:hover {color: #FF00FF}     /* 鼠标移动到链接上 */

a:active {color: #0000FF}     /* 选定的链接 */

那么 伪类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呢?

在 CSS 定义中,a:active 必须被置于 a:hover 之后,才是有效的。

而且伪类名称对大小写不敏感。

注意: a标签默认支持4个伪类,但是div等元素不推荐使用类似于.div:hover这样的代码,因为高版本浏览器可以支持,但是IE6等低级浏览器就不认识了

伪元素

常见的伪元素有

::before   在元素内容之前添加一个伪元素

::after  在元素内容之后添加一个伪元素

::first-line  匹配元素内容第一行的文字

::first-letter  匹配元素内容第一行第一个字符(汉字或英文)

::selection   鼠标选中的区域的颜色

注意事项

1.为了区分伪类和伪元素,有个不成文的规定,是伪类要用一个冒号 : ,伪元素用两个冒号::

2.before和after伪元素,设置CSS属性的时候,要加上content:’xxx内容’;,即使伪元素没有内容,也要写上content:’’; content不可缺少

3.伪元素前面都可以加选择器来匹配不同的元素